青藏高原的冰芯是“记忆”,它用自己的方式,静静地记录着气候环境的微妙变化。为什么有的冰芯看起来很“脏”,而有的冰芯干净透明?冰中的小气泡代表什么?
冰芯是指从冰川内部取出的冰芯。
大气中的物质会随着大气环流到达冰川,沉积在冰雪表面,最终形成冰芯记录。引言冰芯,顾名思义,就是从冰川内部钻出的核心。
高原冰芯最酷的地方在于,它可以精确测定年代,测量很多指标。
2017年,在海拔6150米的冰川中钻取了55.29米长的冰芯,随后冰芯的β活化测试显示有5个峰。
第一个峰值出现在2.52-3.07m,对应2003-2006年。出现峰值的原因有:2004年日本Mergence核电站蒸汽爆炸,2005年英国塞拉菲尔德核电站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
第二个高峰出现在8.73-9.20米,对应1968-1971年。1968年,一架美国轰炸机携带的核武器爆炸,导致大量核污染物飘散。1970年,美国Gakapin万吨当量核爆碎片泄漏。
总之,“世界屋脊”的冰芯忠实地记录了人类世界的许多重要事件,不仅是气候变暖的“证据”。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屋脊。监测亚洲水塔动态变化是2017年开始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任务之一。采集冰芯等冰雪样品是重要手段。位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的青藏高原冰芯库,就像是研究世界屋脊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钥匙。
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世界屋脊钻冰芯,研究气候和环境变化。从1987年的敦德冰芯,到西峡邦马山海拔7000米的达索普冰川,再到西藏西部的古里亚冰川,科学家们在世界屋脊的20多个冰川中钻探冰芯,相当于记录了气候的历史演变。
冰芯是科学家研究青藏高原西风和季风如何相互作用的重要介质。一个冰芯,从上到下,代表不同的年代。冰中所含的各种物质都是研究对象。
随着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开始,中国加大了对冰川的研究,冰芯钻探计划也在继续和深化。珠穆朗玛峰峰顶冰雪样品的成功采集,将为未来冰芯研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