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号,安徽一位29岁的妈妈杨某带着一对儿女跳楼自杀了。
两个孩子还很年幼,女儿4岁,儿子才2岁左右。
刚看到这个新闻,很多人忍不住吐槽这个妈妈好狠啊!
在那个绝望的凌晨,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位妈妈要狠心带走两个孩子。
可看完她留下的遗言后,我却不忍心责怪她!
离婚解脱不成
绝望主妇崩溃自尽
“我对不起父母,没脸见她们。”
“我想离开这个家,但又离不开孩子,所以选择了这条路,这是最好的去处。”
她的遗书中,写满了无助和绝望。
可若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终身一跃跳下24层的高楼。
很多人以为自杀的导火索是抑郁症,其实是因为离婚没离成。
就在自杀的前5天,杨某跟丈夫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结果工作人员以离婚冷静期为由,驳回了他们的离婚请求。
或许正是这番驳回,让这个29岁的妈妈万念俱灰。
如此决绝的背后,是因为这段婚姻早已让她的身心千疮百孔。
原来,2年多前,夫妻俩就因为感情不合大打出手。
“摔坏我眼镜”
“掐我脖子”
“打我受伤的伤口”
生前,杨某多次向自己的家人诉苦自己被家暴。
事发后,邻居还爆料:平时都是她独自带孩子,爸爸很少带孩子。
又因为大女儿天生耳聋,小儿子体弱多病。
婆婆不仅百般嫌弃她生个有问题的女儿,不愿搭手帮忙。
还嘲讽她好吃懒做,白吃白喝5年。
因为两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她已经被绑在家里整整5年。
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对家里的财政没有任何支配权。
每个月都只能用花呗消费,丈夫还要一笔笔查账后才给还款。
事实上,她的生活极其节俭,妹妹透露这么多年连一件新衣服都没买过。
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只能向娘家周转5万过日子。
没有经济来源,没有话语权,婆家无人可以依靠。
想过离婚,但对方死死把住孩子的抚养权,她舍不得孩子。
原本指望可以离婚解脱,又因为离婚冷静期离不成。
净身出户的她,无法继续面对婆家冷漠和暴力,只能选择死亡惩戒对方。
甚至在母女三人死亡后,孩子爸爸的电话仍然无法接通,尸体都不能火化。
看完这个悲剧,可谓让人心痛不已。对于一直争议很大的离婚冷静期,豆妈也有些疑问。
它的设立初衷或许是,为减少冲动型离婚,可在现实中,婚姻中的弱势方却很难在冷静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比如那些遭受家暴、虐待、遗弃时,诉讼离婚不成,弱势一方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我想,离婚冷静期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婚姻的复杂性,灵活降低30天的离婚门槛,而不是一刀切,让当事人受困于不幸的婚姻。
或许这样才能真正减少一桩悲剧的发生。
苦撑5年照顾残障孩子
无人听到她的悲鸣
如果说离婚的不顺,是压垮这位妈妈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结婚5年多来,面临的压力和委屈,才是扼杀她求生意志的绳索。
女儿生下来就带残疾,婆家所有人都把过错归结于她。
因为生孩子的是女人,所以一个残障孩子的诞生,似乎女人就是有原罪的。
于是给她白眼,把累赘丢给她,不让她出去工作,还嫌她不赚钱。
所有的过错,都留给孩子妈妈去偿还。
不幸的是,小儿子还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
照顾两个孩子已经是身心疲惫,还要面临丈夫的经济管制。
作为一个成年人,每天手心向上要钱有多难?
没有任何可支配的资金,每个月只能依靠花呗度日。
若不是受尽白眼,她万万不会开口跟自己的娘家借钱。
所以在开头的遗言中,对于自己的家人,她只有满腹愧疚。
想要出去工作,两个人孩子无人可托。
几年的日子里,一个母亲活得毫无尊严,想要摆脱令人窒息的现状,却是寸步难行。
她试过自救,在压抑的生活中喘口气。
可麻木的婆家人,能力有限的娘家人实在是无法真正帮助她脱离苦海。
一个全职妈妈的苦,没人能理解。
她的身心早已游离在崩溃的边缘。
现实就是如此尴尬,当一个女人为了生活,被迫选择在家时,她的价值就很难得到认可。
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也会把她当作免费的保姆。
她的精神和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正视。
一方面受困于物质,一方面还要忍受独自带娃的丧偶式婚姻。
如此左右夹击,没有几个女人撑得住,难道只有死亡,来宣泄心中的无力感和愤怒吗?
在婚姻中,受制于性别属性的差异,一个家庭中,或许总是女性更多地为抚育孩子而退让牺牲。
如果家人都把这种退让当作理所当然,不给予一个妈妈应有的尊重,那么谁还敢在家带孩子呢?
或许有的家庭,有老人帮扶,说话不腰疼,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家人可以帮扶的妈妈来说,应该何去何从。
都说婚前的海誓山盟,期盼那个男人能为自己遮风避雨。
哪知道当生活面临兵荒马乱时,对方却嫌弃你是个累赘。
难道一个家庭不应该是责任共担?彼此同舟共济吗?
如果这位丈夫能够担起家庭责任,而不是让自己的妻子单打独斗。
何至于有如此悲剧?
当婚姻陷入一地鸡毛时
女性应该如何有效自救
我们必须承认,婚姻里不是只有风花雪月,还有一地鸡毛。
当婚姻遭遇逆境时,很多女性往往不能及时认清自己的处境,而陷入万劫不复。
尤其是对于全职太太来说更是如此。
当丈夫出现家暴行为,以经济管控要挟、贬低她,公婆也在冷嘲热讽时。
女人应该及时树立危机意识,而不是被迫接受,然后满腹牢骚。
因为长期退居家庭大后方,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就会钝化。
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等你真正想要跳出去的时候,却发现无法动弹。
我知道,这个时候会有人跳出来说:老公承诺会养我一辈子。
可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你的处境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不要用美好的幻想考验人性,当生活给你迎头一棒时,你只会晕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如果有能力去改变别人,固然是好事。
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也是改变别人,寄托于别人的改变,让自己的处境变好。
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厢情愿。
女人总幻想着,老公家暴会改,公婆的冷嘲热讽会好。
当你不够强大时,这就是一场胜算极低的豪赌。
没有万全的准备,当你的婚姻处于风雨飘摇时,别人对你的悲鸣只会充耳不闻。
一个围着柴米油盐打转的全职太太,最可怕的是无人可以为你兜底。
婚后还要指望娘家帮忙,心中始终不会舒坦。
都说:靠人,人会跑,靠山,山会倒。
如何自救?
豆妈希望现代女性都能活成舒婷笔下的木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处在云里。”
有他可成林,无他也可独自抵御生活的风霜。
而不是张爱玲笔下的菟丝花:
“美丽而脆弱,缠绕终生,必须依附于一棵树才能生存。”
如果当下的处境不好,就该及早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大胆走出去。
将命运的绳索牢牢攥在自己的手里,拥有随时能够离开的能力,才是一个女人最靠谱的兜底。
看完安徽母子三人坠亡的新闻,除了悲痛之余,它其实也给我们的婚姻和人生留下很多启示:
1、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责任共担
夫妻分工不同,侧重点不同,女性在育儿投入上或许会更多,一个人单打独斗总是会筋疲力尽,尤其是在孩子有特殊情况的家庭,丈夫应该予以体谅支持,与家人同舟共济,相信1+1>2。
2、 女性经济独立才能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世俗里的大多数烦恼都是因没钱引发的,一个女人在婚姻里没有经济自主权,个中辛酸只有经历了才会懂。
兜里有钱,心中不慌,不必看人脸色,才能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要想不委屈、不将就,经济自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3、 及时止损,不要在泥泞般的婚姻中钝化自己的生存能力
明明已经吃尽婚姻的苦,却总是瞻前顾后,最终搭上自己的一辈子。
种一棵树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只要你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不论如何,请有一份支撑自己生活和爱好的工作。
不要让自己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 敢于抛弃沉没成本,因为人生拥有无限可能,婚姻的溃败从不意味着人生的溃败。
4、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人生总有起伏,没人能保证自己能一生顺遂。
夫妻是唯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却可以超越血缘的人。
外人大多数愿意为你锦上添花,却鲜少愿意为你雪中送炭。
生老病死,没有人可以置之度外,人生低谷,更需要彼此搀扶才能走出困境。
滚滚红尘中,从青丝到白发始终不离不弃,才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