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费时三年为米兰格拉齐圣母修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内容取材于《圣经》中犹大出卖耶稣的传说故事。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名称:《最后的晚餐》

画家:达芬奇

创作时间:1495-1497年

尺寸:460*880cm

类别:湿壁画

据传说,耶稣曾在耶路撒冷的神殿上,猛烈抨击伪善的人,说他们是毒蛇的子孙,因此遭到这些人的极端仇视,他们决定处死耶稣。

耶稣的门徒犹大在恶势力面前叛变,出卖了耶稣,在逾越节(犹太民族的主要节日)的晚上,耶稣已预知自己死期将至,和十二个门徒共进晚餐。而《最后的晚餐》着重刻画的就是耶稣门徒在听到耶稣说“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的一刹那所表露出来不同的神色、表情和反应。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画面上,达芬奇通过门徒们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了他们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深刻地刻画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老雅各布极度地愤慨,他摊开双手,身子后百思特网仰,表现出极大的不可思议;多马举着食指向上,稳定着情绪,仿佛在说:这怎么可能呢?做贼心虚的犹大则双手紧握着钱袋,惊恐地斜视着耶稣,身体略微地向后倾仰,下意识地想逃离;而约翰则优柔地把头垂在一边,搭拢着双手,神志焦灼,不知如何是好;巴多罗买张开双手,显得震惊而又沉着,似乎是要大家不要惊慌。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圈中人物:犹大

《最后的晚餐》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是一条直线上穿插变化,但单纯中见丰富才是这幅画的难百思特网能可贵。特别是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画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而且,画家不是照搬生活中围坐就餐的布局,而是让人物一字排开,都坐在桌子一边,面向观众。

这一创造性构图,使画面更加集中,更加完美,更具有形式美,并且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画中的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突出了耶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在空间及远近法的处理上,画家巧妙而又精确地运百思特网用了透视法则,把一切透视都集中在耶稣头上,在视觉上使他成为统辖全局的中心人物。在光和影的处理上也颇新颖,他利用建筑物的光源,耶稣背后窗口透进来的阳光,使耶稣和众门徒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照在耶稣头上形成了自然的圣光,而使犹大的脸部处在黑暗的阴影之中,以此来表示正义与邪恶的势不两立。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这幅宏大的壁画,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整体上看构思精巧,情节紧凑,典型人物塑造得逼真、生动,表现手法极为高超,体现了画家精湛的绘画才能。

《最后的晚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型杰作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必看理由:

* 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宗教画却渗透着鲜明的人类心理描写

* 证明了“艺术家也可以是沉思与创造的思想家,与哲学家没有两样”的论断

* 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布局,以及透视法的精湛运用

特别推荐:

达芬奇体验博物馆(Museum Leonardo Da Vinci Experience)位于意大利罗马协和大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系统介绍达芬奇传世画作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五大主题展区,共陈列有50种前所未见的新奇机器以及23幅达•芬奇最著名的绘画作品。馆内所展珍品均采用文艺复兴时期作坊专用的传统材料和标准工序精心制成,每件作品与原物高度一致,质感相差无几,逼真效果堪称世界之最。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赏析(名画赏析丨《最后的晚餐》)

以上图文基于网络资料及《世界名画》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字亦包括在内)为网络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参考消息网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直接联系Q-30513-26917。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qsbwx.com/read/3189.html

环球知识作者

参考消息网是一个生活知识的参考平台,传递有温度的生活消息百科,这里海涵生活百科、文化百科、美术百科、手工百科等全面的百科知识,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有价值的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2771902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