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情歌》(原名《欢乐山》)是流传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该剧由武文姬编辑,江定仙编曲。1947年首次演唱,于于1948年录制并发行。那么康定情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呢?
1.1945年,重庆国立青木关音乐学校作曲系学生王振亚、郭乃安发起成立了“民歌社”,致力于民歌的收集和改编。此次活动得到了、杨、等人的支持。当时就读于音乐学院的武文基并不是民歌社的成员,但在民歌社的影响下,他也对中国民歌产生了兴趣。
2.1946年,武文基经同学介绍,到卢希安为即将开赴缅甸的国民党远征军203师当音乐教员。在这期间,他收集了许多民歌。有一次,部队里几个康巴地区的战士给他唱了一首家乡的山歌,当时叫《欢乐山》。武文姬觉得曲子很美,就用乐谱整理了一下。回到学校后,武文基把自己编辑的《欢乐山》交给了声乐系主任吴正前。
3.1947年,吴正前请江定仙安排风琴伴奏,然后在学校音乐会上演唱;同年夏天,江定仙将歌曲改名为《康定情歌》,并配以钢琴伴奏重新编辑,随后被编成《中国民歌第一集》的印刷版;在的推荐下,于在南京个人演唱会上首次公开演唱《康定情歌》。1948年,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请余录制唱片,在全国发行。
以上就是康定情歌创作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