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考 / 两种小海鲜近期千万别吃 多地发布海虹织纹螺预警

两种小海鲜近期千万别吃 多地发布海虹织纹螺预警

多地发布海虹织纹螺预警,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在食用这两种海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每年的这个时间段,这两种海鲜体内的毒素会升高,食用后可能会造成中毒的现象。

近期,多地发布预警,近期千万不要食用海虹(也称贻贝或青口)、织纹螺两类水产品,否则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每年3月下旬,海虹体内毒素会升高,6月份其毒素含量才会降到限量值以下。每年4到9月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可能造成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

像海虹、织纹螺这样的小海鲜,既便宜又美味,是不少人餐桌上的常客。很多居住在海边的人,还会趁退潮时去捡拾。怎么一下子变得有毒了呢?海虹这毒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海虹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于海虹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逐渐升高,6月降至判定限量值以下,现正处于上升期。

专家表示,贝类毒素一般可分为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健忘性贝类毒素等。目前这四类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治疗药物。

这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被认为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其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呕吐、腹泻、口唇、面部脖子感觉刺痛和麻痹等,严重者甚至会窒息死亡。

需要明确的是,吃普通的海虹并不会导致中毒,海虹有毒,主要是由于海虹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含有麻痹型贝毒)之后,毒素在其体内蓄积所导致的。

被麻痹性毒素侵袭的贝类食品,从外观看起来和普通贝类食品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在食用过程中要做好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字亦包括在内)为网络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参考消息网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直接联系Q-30513-26917。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qsbwx.com/read/3364.html

环球知识作者

参考消息网是一个生活知识的参考平台,传递有温度的生活消息百科,这里海涵生活百科、文化百科、美术百科、手工百科等全面的百科知识,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有价值的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2771902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