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考 / 瑞幸咖啡获大钲资本领投2.4亿美元 又可以继续请我们喝咖啡了

瑞幸咖啡获大钲资本领投2.4亿美元 又可以继续请我们喝咖啡了

北京时间 4 月 15 日晚消息,瑞幸咖啡发布公告,已和公司的现有股东大钲资本的一家实体及愉悦资本达成一项总额为 2.5 亿美元的融资协议,由大钲资本领投。

据悉,这笔资金主要是为了帮助瑞幸咖啡完成最近公司和可转债持有人达成的重组计划,以及履行此前公司和美国证监会达成的和解资金协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如果交易顺利完成,通过增持股份,大钲资本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根据协议,大钲资本将认购总金额为 2.4 亿美元的 295,384,615 股可转换优先股,认购价为每股 0.8125 美元(折合每 ADS 股 6.5 美元)。在特定情况下,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可按同比例追加 1.5 亿美元投资。

从目前的持股上看,大钲资本在瑞幸咖啡持有 144,778,500 股 B 类普通股,占公司所有已发行股份的 7.15%。由于其他上市前股东都已将其持有的 B 类股转为 ADS 股,大钲资本目前是唯一持有超级投票权的公司 B 类股股东,目前在公司拥有的投票权为 43.5%。

如交易条件满足并首期 2.4 亿美元交割,大钲资本的持股将上升为 17.2%,投票权增至 45.2%。

" 该融资使公司能够在国内专注于业务发展,有利于公司在海外重塑形象以及各项重组工作的进行。" 有接近大钲资本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该融资将使公司的财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专注于业务运营和发展。现有公司最大机构股东大钲资本对瑞幸咖啡的投资,表明了对公司商业模式和业务长期发展前景的看好。

另据了解,陆正耀已不持有瑞幸咖啡任何股份。由于陆正耀的瑞幸咖啡股权质押贷款违约,2020 年 7 月 9 日,英属维尔京群岛法院判决任命 KPMG 担任清盘人,代表银行处理陆正耀家族控制的 Haode 等实体的资产,故陆正耀已失去其在瑞幸咖啡的所有股权。

此前已经释放的利好已被市场消化。截至美东时间 4 月 15 日收盘,瑞幸咖啡收盘 8.81 美元,跌幅 7.85%。

有网友表示:又可以继续请我们喝咖啡了;也有网友表示:玩的就是心跳 ......

瑞幸咖啡造假案回顾

去年 4 月 2 日晚间,瑞幸咖啡公告自曝造假,导致其股价盘前大跌,跌幅超过 80%。" 最快上市的独角兽 " 开始陷入造假风波的泥潭。

据瑞幸方面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在审计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的年报发现问题后,董事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该调查委员会向董事会说明,发现公司 2019 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了 22 亿人民币交易额,相关的费用和支出也相应虚增。

7 月 1 日,瑞幸造假事件的内部调查基本完成。瑞幸咖啡特别委员会发现,伪造交易始于 2019 年 4 月,2019 年净营收被夸大了约 21.2 亿元,2019 年成本和费用被夸大了 13.4 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也在陆续公布对瑞幸咖啡造假的调查和处罚结果。

去年财政部 7 月 31 日称,完成对瑞幸咖啡公司境内运营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检查发现,自 2019 年 4 月起至 2019 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 22.46 亿元,虚增收入 21.19 亿元 ( 占对外披露收入 51.5 亿元的 41.16% ) ,虚增成本费用 12.11 亿元,虚增利润 9.08 亿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9 月 22 日通报,2019 年 4 月至 12 月期间,瑞幸公司为获取竞争优势及交易机会,在多家第三方公司帮助下,虚假提升瑞幸咖啡 2019 年度相关商品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率等关键营销指标,并于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4 月,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广泛宣传使用虚假营销数据,欺骗、误导相关公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 "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 的规定,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上海、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 ( 中国 ) 有限公司、瑞幸咖啡 ( 北京 ) 有限公司及北京车行天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神州优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征者国际贸易 ( 厦门 ) 有限公司等 45 家涉案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共计 6100 万元。之后的 10 月 12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处罚决定,对瑞幸咖啡 ( 中国 ) 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 ( 北京 ) 作出行政处罚,分别罚款 200 万元整。

图 / 图虫

护城河并未崩塌

意料之外的风评

在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曝光后,瑞幸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瑞幸门店纷纷关闭、粉丝怒而取关公司大幅度裁员濒临破产的情况。然而在暴雷事件发生的 8 个月中,身边的大部分的瑞幸咖啡门店还正常运行着,App 也可以正常下单,现在许多门店外,也可以看到瑞幸的圣诞萌咖海报。可见,瑞幸的门店运营看起来一切正常。

全国 4000 多家瑞幸门店照常营业,3 万多名员工也按时上岗,新增用户也不断地增加。瑞幸的管理人员预测 2021 年将实现整体盈利。

转至消费者这方面,似乎瑞幸暴雷一事,消费者对此并不 " 感冒 "。虽然瑞幸咖啡在资本市场被谴责为骗子,但也无法撼动瑞幸咖啡在消费者心目中 " 咖啡性价比第一 " 的地位。自财务造假事件曝出以来,瑞幸的重心便转移到运营用户和专心研制产品上,同时也玩起了社群营销,定点分享优惠券,激活了不少新老用户,提高了用户的粘性。

有些网友还纷纷在评论里推荐瑞幸咖啡的产品。甚至有些网友还表示," 咖啡好喝就完事了,消费者并不会管这些事情。" 可见,瑞幸在资本市场的暴雷并没有影响消费者对它的风评,甚至还为它加油打气。

商业模式能否持续?

瑞幸咖啡所有的市场逻辑,全部建立在一个如童话般的理想之上——中国的咖啡市场将会持续快速扩张。

在瑞幸咖啡的招股说明书中,他们是这样描述中国的咖啡市场的:" 中国不断上升的城市化和可支配收入已经并且预计将继续成为其咖啡行业的主要增长引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更多的咖啡。"

这样的说法也得到了分析机构的支持,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报告,中国消费的咖啡杯数从 2013 年的 44 亿杯(人均 3.2 杯)增加到 2018 年的 87 亿杯(人均 6.2 杯),预计 2023 年将进一步增加达到 155 亿杯(人均 10.8 杯)。

而在瑞幸招股书中还提到,机构调研显示,只有 26% 的人愿意购买超过 30 元以上的咖啡。也就是说,在星巴克形成的中高档价格区域以下,还有一片可以跑马圈地的肥沃市场。

简而言之,市场饱和度低 + 增长空间大,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将会出现下一个风口的 " 蓝海 ";但从最终瑞幸财务造假的事实上可以看出," 咖啡市场 " 的童话可能并不是那么可靠。

" 按照瑞幸咖啡公告中的销售量,中国咖啡的人均消费量就不会是 4 杯 / 年了。" 一位咖啡市场的从业者向记者指出,"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差不多都 20 杯左右了,那这个市场真的就太巨大了。"

而在瑞幸咖啡扩张的探索过程中,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瑞幸的业务模式中,无论是点单、外卖、优惠等等全程数字化,通过掌握瑞幸咖啡 APP 入口和数字化系统,在营销端口,消费者通过 APP 来下单、点外卖或者抢优惠券;在后台,采集着过往流量和咖啡消费者的行为或消费大数据,同时进行部分的精准推荐。

甚至,它在供应链管理上也能够实现全数字化,这样的零售企业在今年以前非常罕见,但在今年之后,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意识到了数据化的重要性,这种全渠道的新零售模式,也势必成为未来的大势之一。

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字亦包括在内)为网络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参考消息网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直接联系Q-30513-26917。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qsbwx.com/read/2238.html

环球知识作者

参考消息网是一个生活知识的参考平台,传递有温度的生活消息百科,这里海涵生活百科、文化百科、美术百科、手工百科等全面的百科知识,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有价值的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2771902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