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苗、瑶、侗族。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
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伟,芦笙高大,芦笙队伍演奏的芦笙,音乐丰富,乐声雄厚,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演奏时,笙管竖置,双手捧持笙斗下部,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左右两排笙管音孔,嘴含吹口,吹吸均可发音,站、坐、走、跳均可吹奏,形式活泼多样。整套苗族六管芦笙,从倍低音到最高音共有大小五种规格,音列按五声音阶排列,发音每种规格为一个八度,音域A1—a3,共有五个八度。
芦笙的所属民族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它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

芦笙是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其中以苗族应用最为广泛,而这种乐器发源于中原地区,后来逐渐穿入少数名族地区,它的前身是汉族的“竽”。
芦笙是少数民族最为喜爱的乐器之一,逢年过节很多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少数民族的居民会吹起芦笙跳起舞,以此来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根据声音特点可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其中轻音芦笙的声音特点是轻盈而高亢,而重音芦笙的声音特点是曲调深沉而洪亮。